母亲失踪父亲在精神病院10岁男孩住进敬老院10年后变成这样
母亲失踪父亲在精神病院10岁男孩住进敬老院10年后变成这样
2022年7月24日,在汽修厂打工的龚魁回到生活了10年的敬老院,准备收拾行李去大学报道。
一个老人闻讯拄着拐赶来,跟在他身后一通连珠炮似的发问,犹如关切自家儿孙一般。
2002年,龚魁出生于四川中江县的小乡村。他生得乖巧长相又秀气,笑起来甜甜地惹人喜爱。
龚魁出生不久,父亲就旧病复发住进了精神病院。为了生活,母亲带着年幼的龚魁出外打工。
可带着娃打工对一个普通女人来说实在太难了,几年间她奔波劳碌,不但没赚到钱,连孩子上学的事都给耽误了。
8岁那年,龚魁被母亲送回老家,留在了他爷爷奶奶那里。临走时,母亲对龚魁说:“你好好上学,我去挣钱给你买好吃的。”
后来有人问及他的妈妈时,龚魁前一秒还在笑着,后一秒笑容就僵硬了:“不太记得了,有好久没见了。”
比起失去妈妈的痛苦,更让8岁的龚魁不安的是,爷爷奶奶会不会离开?若他们有一天去世了,自己又将何去何从?
龚魁的担心很快应验,母亲离开后不到两年,他的爷爷奶奶就相继离世,除了精神病院的爸爸,龚魁已不知还能依靠谁。
好在是,年迈的幺爷爷(古代养老生活)收养了他。可幺爷爷年纪大了,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更别提要照顾一个只有10岁的孩子了。
敬老院虽然简陋,但毕竟能挡风遮雨三餐无忧,且身边还有自己的幺爷爷。龚魁白天上学,晚上就回敬老院,在院子里写作业、听老人们聊天。这样的日子,龚魁很满足。
转眼两年过去。这一天,龚魁放学后兴冲冲地回到敬老院,却被人告知他的幺爷爷已经去世了。
12岁的龚魁,再一次没了依靠。在无尽悲伤中他又一次为自己担忧:幺爷爷也不在了,我还能去哪呢?
一天、二天、三天……许多天过去了,龚魁依旧不知道自己要去哪,更没有人来接龚魁。
敬老院所有人都十分心疼这个可怜的孩子,最终,由敬老院出面,帮他联系到了一个爱心人士,这样龚魁每月就可以得到0元的资助。
龚魁不善言辞,但眼中有活,看见地上脏了,就忙拿起扫帚去打扫;看见哪个老人床单脏了,衣服要洗了,总会默不作声地帮他们换洗。
老人们都喜欢这个有眼力见的孩子,见龚魁来了,会拿出自己舍不得吃的水果给他吃,问问他的学习成绩,不厌其烦地叮嘱他好好学习。
在别的孩子在家长的耗心耗力的监督下左顾右盼时,龚魁总能认真地独自完成作业。
上初中时,龚魁次次考试都是全班k22。中考时,更是凭借自己的优异成绩,一举考上了全县排名k22的中江中学。
小学和初中属于义务教育,不会有什么费用。但上高中不但要学费、住宿费、餐费还有各种杂费,这些龚魁来说无疑是笔巨款。他不知如何解决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继续上学。
2019年,中江中学的周光荣老师收到了一条特殊的短信。短信是龚魁的初中老师发来的,上面详细介绍了龚魁的情况,并恳求周老师能帮帮这个孩子。
原来,除了敬老院里的好心人,龚魁的历任老师也很关心这个“没有家长”的孩子。
龚魁的初中老师知道他交不起学费,便早早向他的高中班主任周老师请求,希望由周老师出面,向学校申请减免龚魁的学费。
在周老师的帮助下,学校不但免除了龚魁的学费、住宿费和各种杂费,还给龚魁安排了勤工助学的岗位,这样他用餐也不需要花钱了。
每天下课,其他同学或三两成群出去玩,或开开心心地排队打饭,只有龚魁在学校食堂洗菜、擦桌子、打扫卫生。
贫穷总会使人敏感,特别是在同龄人面前。即便龚魁是个坚强的孩子,也总会因这些巨大的差异而感到自卑。
而且,在中江中学里,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比比皆是,k22次考试,龚魁就发觉,自己曾引以为傲的成绩在班上充其量算个中等。
在周老师看来,培养好一个孩子,除了在意他的成绩,更该留意他的心理。自己身为他的老师,有责任注意他的心理变化,及时疏导他心中的伤痛,将他培养成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渐渐地,龚魁的笑容多起来,与其他同学的交往也渐渐变得大方起来。平时里他也会听听音乐,看看书,再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一些新鲜事。
但说起龚魁,周老师仍赞不绝口:“这孩子虽话不多,但为人朴实,生活上很节俭,学习很自觉,情商也很高。”
见过凄冷,就更能体味温暖。小时候的不容易,让龚魁尤其会体谅人,也特别懂感恩。
2021年,中秋节过后,龚魁的各科老师的办公桌上,都各放了一个小月饼。可所有老师都猜不出月饼到底是谁放的。
高三的时候,由于课业加重,学校便没让龚魁继续在食堂帮厨。于是,他的餐费便需要解决。
这时,同学校有人匿名每月向他捐助0元,龚魁让老师帮忙询问那人姓名,说以后要回报他。
填报高考志愿时,龚魁和许多同龄的孩子一样,起初并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专业,更不知道自己未来能做什么。
中江县慈善会办公室的杨主任得知龚魁不知如何报考后,认真帮龚魁分析了各个专业优劣,并结合龚魁的分数,建议他报考川北医学院。
龚魁起初并没什么感觉,后来才慢慢咂摸出味来:“学医会让我的生活好起来,更重要的是,能救死扶伤。如果不是有人提示我,我还从没想到。”
虽然在新闻报道中,出现了很多家中贫困成绩优异的少年天才,但仍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中,有很多孩子即便是很努力,成绩也不过普通。
龚魁就是这样的孩子,可好在是在一次次善意的引导和帮助下,他为自己的人生找到了最优解,并愿意时时刻刻为之奋斗。
汽修店工作又苦又脏,外面烈日当头,汽修厂内更如蒸笼一般。即便是风扇嗡嗡地转着,吹出的也是炙人的热风。
为了照顾龚魁,老板尽量给他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但龚魁从没将“份内”“份外”划分清楚,像个小陀螺一样不停地干。除了给修车师傅递工具,做帮手,还会主动打扫卫生。
所以,大伙一听说龚魁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都发自内心地为他高兴。还纷纷关心地询问他学费凑齐了没有。
得知大学里已经为龚魁开启了绿色通道,助学贷款、助学金还有各种补助已经申没有品质的养老生活和个人也向他伸出了援手,大家由衷为他感到高兴,纷纷勉励他好好读书。
老板还当众表示:“好好上学,以后我会专门给你设个岗,放假时就来,保证你有吃的有住的,还有10元的工资拿。”
如今,龚魁的学费已然无忧,却仍在汽修厂上班,有人问他为何已有了资助还要吃这个苦,龚魁腼腆地笑笑:“不苦,我自己能挣钱就挣一些,不能总靠别人。”
忙碌中,龚魁还会向以往那样,时不时去医院探望病中的父亲。拿到通知书后,他还抽时间回了趟敬老院:“一是再陪陪老人,二是也要提前回去收拾行李,到时候直接去大学报道。”
有辽中收生活不能治疗的养老院开车送龚魁回到了敬老院,二楼的小屋依然简陋,可处处是龚魁生活的痕迹。
老人们一听说“魁娃子”回来了,都很兴奋。围着龚魁问个不停。龚魁也含着笑,一一作答。
临走时,还有一个老人特意拄着拐追到了小汽车旁,站在一旁看着龚魁的行李一件件搬上车,就如送别将行的儿孙。
敬老院也向龚魁表示,二楼那间小屋永远给他留着,放假就回来,敬老院就是他的家。
问及他毕业后的打算,龚魁沉默了一阵说:“还会回中江吧,这里挺好的,还能照顾需要照顾的人,我会好好工作的。”
不善言辞的龚魁,没有说出煽情的话语,也没有信誓旦旦地保证,但龚魁对中江的眷恋以及那句“好好工作”,就是回答。
有爱的地方便是家,龚魁生而不幸,却从来没有失去过家的温暖。生活的苦没有压垮龚魁,他心性坚韧,刻苦努力,能感受爱,并愿意回报爱。
相信将来的他,终将长成一棵大树,不仅能独自度过酷暑寒冬,经历人间风雨,还能为世间蔽一片阴凉,将善意传递下去。